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动态区 > 工作动态

为全球科技交流合作提供“中国舞台”——写在2023中关村论坛开幕之际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25日    来源:宣传处                          字体:                          

  5月25日晚,2023中关村论坛将正式拉开帷幕。

  这,是一场久违的科技盛会!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

  中国如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世界如何实现全球治理新突破,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辟更加美好光明前景?

  回答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引领发展,需要各国坚持战略自主走和谐发展轨道,更需要有一个开放包容的舞台,分享交流全球治理智慧经验,开拓各国合作共享的新未来。

  世界的目光,将聚焦中国,聚焦北京,聚焦2023中关村论坛。

  自创办以来,中关村论坛以“创新与发展”的永久主题奠定总基调,历经十余年发展壮大,成为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

  瞄准当今世界发展的难点、热点和科技创新前沿,2023中关村论坛年度主题落脚于“开放合作 • 共享未来”,以汇聚全球精英,增进交流共识,共襄创新与发展盛举。

  布局

  5月17日,科技部等12部门发布《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 加快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工作方案》,其中明确要“高水平办好中关村论坛”,并以中关村论坛为引领,活跃国际学术交流局面。

  “把中关村论坛打造成全球科技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5月15日国新办举行的2023中关村论坛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副部长吴朝晖的发言如是开场。

  为什么是中关村?

  时间拨回到2007年,借改革开放的东风,发源于“电子一条街”的中关村已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创新中心。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几乎每天要接待一个外国代表团的来访考察。这些外国政要、500强企业代表等,在中关村科技园里寻找中国高科技快速发展的秘诀。

  为加强各地区间科技园区管理者间的交流,国际科技园及创新区域协会(IASP)每年举办一次年会。借鉴国际科技园年会的模式,在中关村办一个论坛,成为许多人的期盼。

  2007年,国际科技园区北京论坛举办。2008年,论坛正式命名为中关村论坛。

  中关村论坛,可谓是一个应运而生、乘势而起的产物。

  2009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揭开了中关村发展的新篇章,中关村成为我国首个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

  2013年9月30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首次走出中南海,把课堂搬到了中关村,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指出,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

  中关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软硬件优势不断叠加,日渐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出发地、中国原始创新的策源地、中国自主创新的主阵地。

  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向2021中关村论坛视频致贺,支持中关村开展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

  作为“创新发展旗帜”的中关村,自觉站在“国之大者”的高度,再次开启新征程,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参与全球创新网络,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为促进全球科技创新合作作出新贡献。

  汇力

  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充分汇聚各方力量,共同办好中关村论坛,是论坛长远发展的坚实支撑。

  2021年,中关村论坛5家主办单位——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协同合作,广泛参与,极大提升了中关村论坛的影响力,助力论坛高端化发展,彰显国家级平台作用。

  2023中关村论坛的共同主办单位扩容至8家。除了原有5家主办单位外,新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3家主办单位。8家主办单位进一步深度参与到55场平行论坛中,由国家部委牵头或参与主办的论坛,有25场,占比达到45%。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等机构也将主办多场精彩纷呈的活动。

  最新统计显示,2023中关村论坛期间,国际知识产权组织等国际组织将参会并举办13场平行论坛。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将出席,近200家外国政府部门、国际组织和机构参与。包括17位诺奖获得者在内的近120位顶尖专家将参与论坛,发表高水平主旨演讲,其中外籍演讲嘉宾占比超四成。

  作为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中关村论坛展览(科博会)也是群英荟萃,参展主体众多,一共有650多家参展单位。其中,西门子、默沙东等外资企业和机构120余家,中国商飞、中国建材等央企70余家,小米、京东方等科技领军企业30余家,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院所及新型研发机构20余家,还有天津、安徽、湖南、广东等30个省区市参展。

  聚焦

  2023年3月,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袁之良团队提出量子密钥分发开放式新架构,采用光频梳技术成功实现615公里光纤量子通信。该架构在确保量子通信安全性的同时,能大幅降低系统建设成本,为我国建设多节点广域量子网络奠定基础。

  当今世界,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应对人类共同挑战的决定性因素,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已空前激烈,各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十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变化,并成功进入了创新型国家行列,逐步成长为全球研发创新的重要推动者,开启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新阶段。

  进入大科学时代,全球科技发展呈现出多源爆发、交汇叠加的“浪涌”现象,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加速突破。谁能抢占科技创新先机,谁就能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

  聚焦科技热点,坚持高端前沿引领,2023中关村论坛围绕科学、技术、产品、市场交易全链条创新,链接全球智慧、聚合科技力量,完善论坛会议、交易、展览、发布、大赛功能,助力科技强国建设。

  平行论坛中,脑机接口创新发展平行论坛将聚焦脑机接口前沿科学问题、产业创新实践、标准化与伦理,共探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共绘技术与产业创新蓝图。量子计算发展与未来平行论坛将聚焦量子计算、量子模拟、量子通信等前沿,共话未来产业机遇。

  Web3.0技术是时下研究的热点前沿,有望带来互联网体系架构整体性演进和系统性升级。互联网3.0:未来互联网产业发展平行论坛将展望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与机遇,探寻Web3.0配套技术的革新与突破路径。

  2023中关村论坛将聚焦人工智能、量子科学、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探讨科技创新趋势,展示最新成果,开展项目路演,发现和挖掘一批颠覆性技术,打造引领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中关村不乏创业、投资、孵化等议题。全球青年科技创业平行论坛将集中探讨青年科技创业者群体所想、所念、所需,促进技术集成创新,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硬科技投资与发展平行论坛将探讨如何打造健康有效的硬科技行业投资生态圈,助力硬科技企业借力资本赋能加速应用落地。

  前瞻

  2023中关村论坛,将继续向世界传递“科技向善”的正能量理念,继续前瞻性发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参考指引。

  脑机接口技术作为当今人工智能与神经科学交叉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也存在安全性、自主性等诸多伦理问题和伦理困境。在脑机接口创新发展平行论坛上,脑机接口产业联盟将发布《脑机接口伦理原则和治理建议书》以及《脑机接口创新和知识产权白皮书》,为脑机接口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方向提供指南。

  全球标杆孵化器平行论坛将发布国际城市创业孵化指数,通过对全球五大洲40座知名城市的孵化服务情况进行比较研究,旨在促进全球孵化服务行业升级发展。

  共赢

  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做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等庄严承诺。

  2023中关村论坛将举行第二届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就能源低碳、零碳、负碳方面关键技术的布局及成果进行交流分享。通过举办数据安全治理与发展论坛、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雄安智能城市论坛等为全球科技治理提供解决方案。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科技园及创新区域协会等国际组织及机构主办或参与主办的13场平行论坛,还将深化各国科技治理交流;全球数字体育产业论坛、国企发现与发明论坛人工智能开放生态建设论坛等,将促进行业开放共享。

  面向未来,我国将持续参与全球创新治理,围绕一些全球共性问题如碳减排、气候变化应对等,设立全球性科技议题,团结全球科学家开展合作。

  2023中关村论坛即将打开大门,广迎四海宾朋,将共同为深化国际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凝聚智慧共识,共同为推进全球经济繁荣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联系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7号院1号楼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微博